課程簡介

 

總目標:

 

學生從學校獲得整體學習經歷後能夠﹕

1. 懂得分辨是非善惡,能適切地履行自己在家庭、社會和國家所擔當的責任,並對多元的價值觀,展現接納與寬
    容。
2. 認識自己的國民身份,並懂得關心社會、國家和世界,成為負責任的公民。
3. 培育學生養成廣泛閱讀的興趣和主動閱讀的習慣。
4. 積極主動地以兩文三語與人溝通。
5. 發展獨立學習的能力,特別是自我管理能力及協作能力。
6. 透過八個學習領域的課程,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,為升讀中學作好準備。
7. 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,培養對體藝活動的興趣和基本鑑賞能力。

 

 

學校致力豐富學生的學習經歷:

 

1) 發展校本課程和以學生為本的學與教策略

 

   – 英文科在第一學習階段推行Read Write Inc.拼音課程和閱讀與寫作計劃;在高小課程推行閱讀計劃「Roald
      Dahl 的世界」和閱讀計劃「莎士比亞」以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和提升讀寫能力。
   – 中文科著力照顧非華語學,發展校本中文科課程和引入專業支援,為華語學生訂定核心及增潤課程。
   – 數學科運用探究及專題式教學法設計課堂學習活動。
   – 常識科發展科本元素包括科技探究、環保教育、價值教育、國民教育、服務學習及STEM課程等。
   – 資訊課自訂校本課程,加入編程、VR、AR、資訊素養等課題。
   – 音樂、視藝和體育科發展校本專項課程以增進學生的學習經歷。

 

 

2) 設計多元的全方位學習活動豐富學生學習經歷,促進學生全人發展。

 

   – 舉行專題研習雙周和戶外學習日,透過多樣化的研習活動幫助學生建構知識、發展共通能力及建立正確的價
      值觀和態度。
   – 透過境外交流計劃培養學生對國家的歸屬感和認同。
   – 以校本成長課程和教育體驗營為學生的生涯規劃作好預備。

 

 

3) 培養學生閱讀習慣

 

   – 通過閱讀時間、延伸活動、圖書課等發展學生的閱讀興趣和能力。在各科安排延伸閱讀活動,如中文科的成語
       故事專題和常識科的環保專題,讓學生通過相關的閱讀和延伸活動,加強對專題內容的理解。

 

4) 實行電子學習和推動自學

 

   – 開拓電子學習平台,促進課堂學習效能,更為學生提供在課堂外和同儕分享及討論的機會,並讓教師藉此就學
       生的討論內容給予適時的回饋,促進學生學習。電子學習平台包括Edmodo, Kahoot, Nearpod, Quizizz, padlet
       等。
   – 編製「電子學習筆」TING pen校本學習教材,以輔助學生在家學習中文、英文、數學和常識等科目。

 

 

5) 實踐全人教育和促進多元智能發展

 

   – 提供多元化課外活動如英國皇家芭蕾舞班、英語戲劇班、劍擊、中國舞、法語班、綜合創意藝術班、Procreate
       電繪班、STEM比賽班、交通安全隊等。

 

6) 全面照顧學生學習需要

 

  –  課堂上運用朋輩學習、分組學習、二人小組加強學生對學習的參與。此外,安排學業精進班、小一小二課後功
       課班、新來港及非華語學童支援班、華語學童中文班、體藝培訓班等以照顧學生的學習差異。

 

7) 注重教師專業發展

 

   – 通過教師發展日,教師培訓計劃、共同備課時段、同儕觀課、分科交流會、教育局專業支援等促進教師專業發
       展。